<bdo id="d30nt"></bdo><bdo id="d30nt"></bdo>
<tbody id="d30nt"><div id="d30nt"></div></tbody>
  • <progress id="d30nt"><nobr id="d30nt"><optgroup id="d30nt"></optgroup></nobr></progress><track id="d30nt"><span id="d30nt"></span></track>
    1. <bdo id="d30nt"><dfn id="d30nt"></dfn></bdo>
    2. <option id="d30nt"></option>
      尊敬的用戶,歡迎您來到黃山市明天旅游策劃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會員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郵箱登錄

      用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

        當前位置:首頁 > 精英培訓 > 發布中心


       一 引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 了解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現狀, 2018國家統計局農村司組織全國省 (區、市) 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開展了“鄉村振興之路”調研活動。全國共調研了1103個村(1)、填報11979份有效調查問卷(2), 對廣大農民意愿、農村產業發展情況、生態宜居情況、鄉風文明情況、鄉村治理情況、民生保障情況等進行調查了解, 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決策參考。


       二 農民對鄉村振興的意愿

      (一) “鄉村振興戰略”知曉度高, 深得百姓擁護

      調研顯示, 知道“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民占全部受訪農民的比重達到82.8%, 鄉村振興戰略得到廣大農村居民的積極擁護。

      (二) 農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焙汀爱a業興旺”

      農民對鄉村振興5個方面的總要求充滿美好向往, 受訪農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 占40.0%;其次是“產業興旺”, 占22.7%;對“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別占17.6%、13.8%和5.4%。

      (三) 農民最急需的是資金、技術和人才

      調研顯示, 資金、技術和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最關鍵因素, 受訪農民認為鄉村振興最急需的是資金, 占64.6%, 其次是人才, 占52.3%, 再次是技術, 占50.8%(3)。資金緊張、技術水平落后、人才匱乏是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大瓶頸。

      (四) 農民最希望培訓的項目是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調研發現, 目前農業新品種數量多、種類繁, 農機更新快, 農民急需先進的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培訓, 在問及最想接受的培訓項目時, 58.4%的受訪農民選擇了“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五) 農民家庭最大的負擔是醫療、生產投入和教育費用

      認為“醫療”是家庭最重負擔的農民最多, 占全部受訪農民的26.5%, 其次是“農業生產投入”和“教育費用”, 分別占22.9%和20.0%。農村因留守人員中老人、兒童所占比重大, 對醫保、教育和生活生產扶持有較高的期待。

      (六) 農民認可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

      受訪農民最認可“道路變寬”, 占66.1%;其次是“醫療更方便”, 占49.8%;認可“房子變大”、“上學更容易”和“工作機會變多”的分別占29.4%、28.8%、21.9%。



       三 各地值得總結推廣的做法

      (一)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推進產業振興

      1. 突出地域特色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以來, 各地結合本地實情和特色, 積極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 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湖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和精準滅荒。福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森林生態旅游, 提升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黑龍江、江蘇等地實施農業質量提升工程、農業綠色發展工程、農村脫貧攻堅工程、農村環境整治工程及農村基層黨建工程等“振興工程”, 全面破解振興鄉村難的問題。

      2.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調研顯示,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農產品是各地共同抓手, 已形成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黑龍江發展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打造東寧縣“中國黑木耳第一縣”, 大幅度提高了農業附加值, 形成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江蘇培育“產業特色小鎮”, 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體系, 實現了從單一農產品生產向多元化經營轉型。海南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綠色支柱產業, 發展“互聯網+農業”拓寬農戶增收途徑, 推進“旅游+農業”優化鄉村產業結構。重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 創建“三品一標”基地, 做好山區村民搬遷安置工作, 促進貧困戶貧困村脫貧摘帽。甘肅發展戈壁設施農業,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建設、項目支撐、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積極開展農牧產品加工、戈壁生態休閑觀光等,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3. 發揮典型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浙江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 省財政設立專項資金, 對列入整治工程建設計劃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等項目進行扶持, 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江蘇徐州市全面建設縣 (區) 級鄉村振興試驗區, 打造鄉村振興先導鎮, 培育鄉村振興示范村。陜西建設“美麗鵲山”文化創意園示范項目, 解決村民勞動就業, 帶動鄉鎮基礎設施建設。

      (二) 加強宣傳, 全面整治,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1. 加強宣傳, 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江蘇98%的受訪村已在公共場所張貼環保宣傳標識標語, 提高農民環保意識。湖南華容縣成立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和環?;? 制定了完善的環保規章制度。農民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有助于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2. 美化整治, 提升鄉村村容村貌

      浙江嘉興市以美在“全域”為要求, 實施“示范提質擴面”“人居環境提升”“特色文化保護”“創業富民強村”全面提升行動, 美麗鄉村逐步邁向“面上美”“持久美”“內涵美”和“興旺美”。江西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質工程、農民安居工程、環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 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黑龍江開展綠化香化、實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廣場、建立管護隊伍行動, 有效推動了農村環境整治由點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 實現了農村環境管護長效化。云南西疇縣實施大規模的石漠化綜合治理, 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實施深度產業開發, 逐步讓生態劣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3. 綠色低碳, 推進污染綜合治理

      從調研情況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民心。浙江嘉興等地 (市) 打造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 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著力構建“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線一風光”的鄉村格局。江西規范廢物排放, 開展“一控兩減三基本”集中治理, 解決農業面源污染, 推廣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湖南開展“清潔家園, 清潔田園, 清潔水源, 清潔能源”農村環境治理工程, 涌現出長沙縣、攸縣等一批農村環境治理先進典型。江蘇大力推廣以“減量化、精準化”為核心內容的生態施肥技術, 不斷加大有機肥料推廣使用力度, 避免化肥農藥對農村生態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的污染和影響。

      (三) 弘揚傳統, 完善治理, 推進文化振興

      1. 植根優秀傳統文化

      安徽黃新莊村先后興建了農民文化禮堂、文化長廊、村民活動廣場, 傳承了傳統的獅子旱船和腰鼓表演, 開展群眾性的文體娛樂和聯歡會, 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文化氛圍。浙江先后評選公布了兩批55個傳統節日保護基地、26個春節文化特色地區、65個省級民俗文化村、32個省級非遺主題小鎮、70個傳統戲劇之鄉, 這些保護基地和特色地區帶動了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播, 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路徑。

      2. 樹立鄉村新風貌

      江西銅鼓縣通過開設道德講堂、民心講堂以及制定村規民約等方式, 推動農村移風易俗, 樹立了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喪事簡辦、熱心公益等文明新風。北京仙人洞村開展“五好家庭”評選等活動, 積極倡導遵守社會公德。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有很大改善, 新時代的新農民正呈現出嶄新的精神風貌。

      3.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環境, 要堅持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領、以自治為核心的差異化治理。安徽蕭縣費村堅持法治、自治相結合, 積極落實民主管理, 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開展工作, 維護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村民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鄉村治理。江蘇揚州市利民村“三治”融合著力打造農村網格化管理模式, 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員、村民齊抓共管、廣泛參與的社會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 促進增收, 改善民生, 實現“生活富?!?/span>

      1.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調研顯示, 各地多措并舉, 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四川成都市楠柳村通過拆園并園和土地流轉, 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賃、外出務工和自營收入等農民收入渠道。廣東在市場化模式下, 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參與文旅公司的合作經營, 公司優先招聘村民, 并對村民進行職業培訓, 實現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 切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調研顯示, 各地將民生工程視為政府與群眾的溝通紐帶, 從農民最迫切的醫療和養老需求著手, 推動農村社會事業全面提升。山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都達到應參保人數的90%以上, 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江蘇徐州市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建成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69個、示范村衛生室168個。新疆調查的180個行政村全部配備有醫療診所和衛生防疫人員, 新農合投保率在80%以上。


       四 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任重道遠

      1. 鄉村垃圾、污水處理能力仍嚴重不足

      調研顯示, 鄉鎮和行政村層面的集中供水、供氣設施和垃圾集中處理只能覆蓋部分住戶。農村改廁和污水處理的任務更重, 部分農戶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溝。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 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沒有進行集中處理, 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沒有進行集中處理。

      2. 農村改廁任務艱巨

      調研顯示, 農村新一輪改廁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改廁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和農戶, 由政府投資配套污水處理體系設備, 農戶投資完成本戶廁所改造。

      3. 農村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產設施方面, 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問題, 水利系統不健全, 灌溉成本高, 制約了農村產業發展。在生活設施方面, 農村的水、電、氣、路、教育、文化和網絡依然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 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偏遠的農村地區。

      (二) 脫貧攻堅出現新問題需高度關注

      1. 部分貧困戶缺乏內生動力

      調研顯示, 貧困戶脫貧致富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少數貧困戶吃慣了“救濟糧”, 花慣了“便宜錢”, 失去了脫貧致富的主觀能動性, 不想著主動脫貧致富奔小康, 而是將脫貧希望寄托于各級政府、幫扶部門和結對干部給錢給物。

      2. 部分非貧困戶群體對扶貧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見

      貧困戶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讀書、生產”等基本不花錢的幫扶措施, 而處于貧困邊緣的其他農戶則享受不到政策的幫扶, 越來越多的非貧困戶群體對扶貧政策和工作產生不滿, 為基層干部推進脫貧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加了難度, 也不利于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群體自食其力脫貧致富。

      3. 傳統孝道文化受到沖擊

      部分農戶把老人分出去單獨立戶, 且不贍養, 找政府要求解決其“貧困戶待遇”。這種狀況呈現蔓延趨勢, 沖擊中華民族傳統敬老、愛老、孝老文化, 開始成為基層政府抓“鄉風文明”的難點。

      (三) 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支撐力不足

      1. 資金不足

      鄉村振興千頭萬緒, 基層反映的共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如安徽淮北市百善鎮有200多個自然村, 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鋪設排水管網, 資金投入巨大, 百善鎮財政無力承擔。

      2. 人才匱乏

      調研顯示, 農村產業的發展提升與需要匹配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已經形成剪刀差, 年輕人不愿意來, 來了也留不住人, 基層農技隊伍知識嚴重老化, 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現象普遍, 推廣新技術的人才尤其缺乏。

      3. 貸款難辦

      調研中不少省份反映, 金融機構存在融資手續繁雜, 時間長、可抵押擔保物少、貸款數額小、周期短等問題。為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安徽宿州市與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合作探索創新“政、銀、擔”金融支農服務機制, 在全市推廣“勸耕貸”模式, 但宿州市種植戶仍反映, “勸耕貸”存在不到位的情況。

      (四) 基層組織建設和帶動力弱

      1. 農村基層組織力量薄弱

      調研顯示,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后的落后村, 其村“兩委”班子能力薄弱, “無人管事、無人干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農村“兩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已經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2. 缺乏對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較低, 普遍在1000~3000元/月, 遠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 村干部政治和榮譽方面的待遇少, 缺乏激勵機制, 年輕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 影響了村干部隊伍的穩定性, 制約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

      (五) 部分領域融合發展不夠

      1. 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深

      調研顯示, 目前“農業+”發展的廣度深度不足, 與工業、旅游業、文化產業以及物流業融合不緊密。同時, 農業產業鏈過短, 農業研發能力弱, 加工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低端環節, 倉儲、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 多數地區沒有形成科研、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2. 傳統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對接難

      調研顯示, 大多數貧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從事分散的傳統農業生產, 傳統農業未能與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 農產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這些落后地區都存在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不足, 品牌建設力度不夠, 產業布局較為分散, 缺少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等問題。

      3. 城鄉互聯互通不順暢

      目前, 部分發達省份通過建立新型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為城市與農村的雙向互通打造綠色通道, 推動著城鄉產業經濟圈發展。但當前城市優質資源下鄉仍缺乏有效聯結渠道和承接平臺, 支持鼓勵資本下鄉、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機制還不夠健全, 不利于實現鄉村振興與城鎮化“共贏”、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 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 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1. 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小城鎮介于城市和農村之間, 是城鄉基礎設施和產業互聯互通的承接平臺。加快小城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為原則, 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現代農業、特色產品、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建設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民俗文化傳承等特色小鎮;以小城鎮為中心加強村莊規劃, 引導適當集中居住, 制定農村遺棄房屋處置政策, 帶動農民就近城鎮化。

      2.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縣級行政區為基礎, 以建制鎮為支點, 搭建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平臺, 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 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 大力發展農業新業態。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基礎作用, 支持龍頭企業引領示范, 鼓勵社會資本投入, 培育多元化農業產業經營主體。

      (二) 以基層黨組織和領頭人為抓手, 推進鄉村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

      1. 提高基層組織能力

      建議開展基層黨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 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 深入推進黨務村務政務公開;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 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綜合服務平臺;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 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 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

      2. 強化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

      實施農村基層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和后備干部培養工程, 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制度;加大在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力度, 建立農村黨員定期培訓制度。建立健全鄉村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 考慮鄉村致富帶頭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 發揮好以村黨支部書記為代表的農村發展“領頭羊”的作用, 打造穩定一支政治過硬、年富力強、扎根基層、群眾擁護的農村干部隊伍。

      3. 發揮鄉賢作用

      產業項目的投資要按市場化運作, 鼓勵引導民間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 每個鄉每個村都有鄉賢, 通過鄉賢們的人脈、資源, 對接產業項目, 吸引產業資金回歸鄉村。

      4. 培養和引進人才

      將留在農村的年輕人培育成新型農民。財政設立專門的青年農民創業基金。加強對青年農民的技術培訓, 每年在農閑季節選拔青年農民到農業院校進行相關專業的專門培訓。鼓勵農業院校、農業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回鄉務農。出臺技術人員離崗或在崗返鄉創業、工商業者返鄉投身鄉村振興的鼓勵扶持政策。

      (三) 以精準脫貧為抓手, 全面提升鄉村自我發展能力

      1.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方略

      從調研情況看, 扶貧的根本還是在于扶志和扶產業, 沒有產業支撐的貧困戶即使脫貧也難以持續。堅持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并重, 以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特色產業培育、安全住房建設為抓手, 因人施策落實幫扶措施,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確保穩定增收不返貧。

      2. 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扶貧能力

      調研顯示, 村集體經濟強的村, 貧困問題相對較少, 村集體組織的強大能夠彌補貧困戶個人能力的不足。抓住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制度以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機遇, 結合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 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發展旅游業, 建立合作社、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 促進集體經濟發展。

      3. 強化脫貧攻堅責任監督

      強化扶貧資金監管, 提高使用效益。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嚴肅查處。完善扶貧督查巡查、考核評估辦法, 嚴格控制各地開展增加一線扶貧干部負擔的各類檢查考評, 切實給基層減輕工作負擔。

      注釋(1) 本報告中村是指行政村。(2) 填報問卷的人員構成比較廣泛, 其中普通村民占81.0%, 村干部占13.0%, 鄉鎮干部占4.4%, 其他占1.6%。

      (3) 問卷中“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家鄉變化最大體現在哪些方面”、“對鄉村振興的期盼是什么”等問題為多選, 各選項占比之和不等于100%。

      •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 自駕車QQ群二維碼

      COPYRIGHT ? 2012-2020 黃山市明天旅游策劃有限公司(HUANGSHAN MINGTIAN TOURISM PLANN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黃山市屯溪開發區梅林大道碧桂園棲霞映翠74棟26-7號
      電話:05592313269     
      Q Q:2556996763 電郵:256996763@qq.com
      皖ICP備12008287-1 技術支持:黃山時億網絡 部分圖片、文字、字體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
      <bdo id="d30nt"></bdo><bdo id="d30nt"></bdo>
      <tbody id="d30nt"><div id="d30nt"></div></tbody>
    3. <progress id="d30nt"><nobr id="d30nt"><optgroup id="d30nt"></optgroup></nobr></progress><track id="d30nt"><span id="d30nt"></span></track>
      1. <bdo id="d30nt"><dfn id="d30nt"></dfn></bdo>
      2. <option id="d30nt"></option>
        {关键词}